好看的小说 > 介绍 > 大明:开局状告朱元璋残暴不仁

第七章 咱大明只有600年?

【书名: 大明:开局状告朱元璋残暴不仁 第七章 咱大明只有600年? 作者:春雨夏松

大明:开局状告朱元璋残暴不仁最新章节 3k小说网欢迎您!很好记哦!http://www.3kxs.net 好看的小说
强烈推荐: 大唐:武神聊天群 大明:八岁盗墓,咱的龙袍呢? 军火大亨:开局忽悠百亿美元订单 塔防领主: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秦:儿子对比,嬴政酸了 抗战:金三角刚称帝,二战爆发? 特种兵:提取神话基因,碾压鹰酱 大明:千古第一贪官,朕杀不得? 空军:从鹰隼大队开始签到 三国:悟性逆天,打造仙秦帝国 我在金三角打造红警基地 我,活阎王,女帝劝我冷静! 换源:        李长卿道:“方倒是挺方的,而且主意很大,就是没方多久。这孩子从小被惯坏了,做事比较任性。”

朱元璋嘴角一撇,如同当年两天要不到一口吃的一样委屈起来,问道:“没多久是什么意思?”

李长卿感慨道:“说起来那时候大明早已是兵强马壮,几近天下无敌,北境边塞八大藩王镇守,鞑子瓦剌的铁蹄别说入侵中原,连长城边境都不敢进。

“但是建文帝朱允炆,登基后便开始削藩,不带喘气的削,一年削掉五个,这都没什么,可他先挑弱的下手,那些个强的不愿意坐以待毙,于是燕王借了宁王的兵,一口气把建文朝廷一窝端了。”

听他说完,朱元璋两眼一翻,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晕了过去。

李善长一边轻抚朱元璋胸口,一边咬牙切齿指了指李长卿:“你呀你!”

李长卿看着这个被自己不到十分钟,三言两语就干倒的洪武帝,心里一阵感慨。

他知道历史就是历史,历史上不是没有先知者出现,很多人天生具有短暂预测未来的能力。

情知有些事危险,还是照做不误。这可能就是历史的不可逆。

比如朱元璋现在知道朱允炆要削藩,会在其后很多年里,谆谆教导他不要轻易削藩,朱允炆满口答应。

可朱元璋一死,还是照削不误。

因为无论谁登基,面对北境一群手握重兵的藩王,夜里能做好梦?

朱元璋是他们老爹,天然的威严摆在那里,儿子们不敢异动。

但他一旦不在,藩王谁服谁?

干仗是早晚的事。

朱允炆只是在错误的时间里做了正确的事。

他一个晚辈,管不住叔叔们,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,很可能四分五裂。

从这角度来说朱允炆还是有功劳的,他及时避免了大明分崩离析的场面。

“他为什么要削藩?那些不都是他的亲皇叔吗?”

朱元璋捶胸顿足,他心心念念大明千秋万代,才刚一死,儿子和孙子就窝里斗了?

“这也不能全怪他,陛下给他留下一个封建王朝最大的难题,一个帝国分封三个藩王已经是后患无穷,您这倒好,一家伙弄出二十多个藩王,而且都是奔着最大化去的,他们到了封地,大肆侵占田地,扩充卫队,换谁当皇上能睡踏实?”

“那也不能上来就削藩啊,他就不顾及一点血脉之情?”朱元璋情绪有点崩溃。

“血脉之情在皇权面前值几个钱?陛下你开局一个碗,那是大苦大难九死一生混出来的,生生死死之后对亲情看得重,可是这些皇子皇孙,生来富贵,从小就泡在皇权争夺的氛围里,对亲情肯定有不同的看法。”

“那最后结局呢?老四登基,我那孙儿什么下场?”

“燕王到了皇宫只看到一把火,至于建文帝是死是活,说法不一,可能化成了灰,也可能逃出宫当了和尚,还有说他出海去了。为了找他燕王也没少操心,还开始了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航海,让众多荒蛮小国见识了天朝威风,颇有当年盛唐万邦来朝的架势。

“至于航海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建文帝也众说纷纭,不过最后也没把建文帝找回来。”

“他这是要斩草除根?老四这个兔崽子呀!”

朱元璋忽然仰天一声大吼。

李善长看朱元璋气得身体微微抖动,两眼更是通红,吓得连忙跪地:“陛下,保重龙体啊!”

李长卿道:“陛下,肉烂在锅里天下还是姓朱,所幸是,燕王登基后着实做了一番雄伟事业,开创了一个永乐盛世。”

那句肉烂在锅里让朱元璋好受了一点,眼巴巴望着李长卿:“老四开创了永乐盛世?后人是这样评价的?”

“是的,大明有三大盛世,永乐盛世是其中一个。”

“三大盛世?”朱元璋眼中燃起希冀的光芒,声音都有些颤抖。

作为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,他害怕百姓说他得国不正,大力减税,永不起科,爱民如子,殚精竭虑,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牛晚。

作为造反出身的起义军,他更害怕后世给他安一个造反贼的名头,故而开创很多律法刑典,严于律己,更是令后世子孙不得更改。

现在听到李长卿说三大盛世,他无比期盼能有他的份。

此时的朱元璋,遭遇多重打击,已经直不起腰,全把李长卿这句话当成了救命稻草。

李善长知道这一点多么重要,不停用眼色示意李长卿,似乎在说,你可怜可怜皇上,就是编也给皇上编出个盛世来!

李长卿不去看他,道:“另外两大盛世,一个是洪武之治,一个是仁宣之治。”

朱元璋长舒一口气,脸色渐渐的有了一些好转。

他心里涌出一丝喜悦,只是不好当着他们的面表现出来,显得他太在意这些虚名。

李善长也跟着高兴,忙道:“陛下英明神武,百姓安居乐业,岂能不是盛世!”

朱元璋疲倦的摇摇手:“咱不过是鞠躬尽瘁,任劳任怨罢了,后人还是太客气了。”

朱元璋坐不住,心情激动的走来走去。

他十分在意这个洪武之治的名声,被李长卿打击了半天,如同一颗参天大树被砍成幼苗,心灵脆弱不堪。

一会说他害死了朱标,一会说秦王晋王的死都跟自己脱不了干系,一会批评自己惩罚苏州,一会埋怨自己禁海失当,堂堂开国皇帝,本来披着一件华美长袍,一顿数落下来成破棉袄了。

他本来就怕后人说自己得国不正,现在看来,自己在后人眼里不仅得国不正,还一身的毛病,李长卿当面都这么说,那别人在背后岂不更是把他骂得体无完肤?

而这洪武之治简直就是一剂挽狂澜于既倒的强心针。

因为举凡评选盛世,都是由另一朝来定的。

也就是说,这三大盛世的名头,并不是朱家子孙自己选出来的。

他眉头一皱,这也意味着另一个问题,那就是朱家王朝的灭亡。

他缓缓转身:“李长卿,你们的朝廷距此多少年?”

“六百多年。”

“咱大明只有六百年?”

看着他一脸自信的模样,李长卿实在不忍点破:“只有六百年?古今中外除了周王朝,哪个王朝能存活六百年。

“当然,除了那些菊花王朝、所罗门王朝、朱罗王朝、库施王朝……

“这些王朝都超过了六百年,但只是名义上自封王朝,其实不过是小区域的自嗨。

“算不上统御一方天下、多民族、多地区融合的真正王朝。

“大明没有六百年,准确说是276年。”

“咱大明不是三大盛世吗?为什么还不到300年?”

朱元璋一脸不服。

照李长卿所说,洪武三十一年他还活着,也就等于洪武之治持续了数十年。

为大明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。

紧接着便是永乐盛世,不消说也是富国强民。

这样双重加持,再续上一个仁宣之治,都撑不过三百年?

“是的,不到三百年,陛下和燕王虽然攒下了不少家底,但后世子孙也出了几个败家子。”李长卿继续道:

“一方面有败家子,一方面也是制度出了问题。

“其实总的来说276年也不短了,纵观数千年历史,明朝国柞排第六。”

李长卿也算是安慰一下朱元璋。

没想到朱元璋差点跳起来:“你觉得不短了?咱觉得太短了!善长就在这里,满朝文武就在这里,你问问他们,咱是怎么殚精竭虑制定律法,怎么彻夜不休治理民生的。

“咱和善长、伯温,经常通宵达旦,研究各朝历史,找出他们弊端,改进自己不足,制定出了一套打算流传百世的制度,你说只有276年,咱如何咽的下这口气!”

李长卿道:“是啊,老有人说你大老粗,但我知道你读了很多书,治国方针也搞得有声有色,差不多算是个饱学之士了。”

朱元璋又是一阵委屈,眉头一拧:“后人说咱是大老粗?”

$(".noveContent").last().addClass("halfHidden");setTimeout(function(){$(".tips").last().before("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,接着读

上一章推荐目 录书签下一章
大明:开局状告朱元璋残暴不仁相邻的书:我刚登基称帝,二战爆发了? 大唐:武神聊天群 军火大亨:开局忽悠百亿美元订单 大明:八岁盗墓,咱的龙袍呢? 大秦:开局扮演李元霸,战神无双 抗战:悟性逆天,我打造军工六厂 抗战:多子多福,打造至高军阀 塔防领主: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那年兔子双手插兜,不知何为对手 大明: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特种兵:提取神话基因,碾压鹰酱 误将军演当游戏,活捉蓝方指挥官